又记说:“草(茶) 根土实,草木杂生则不茂。春时薙草,秋夏间锄掘三四遍,则次年抽 茶更盛。茶地觉力薄,当培以焦土。治焦土法,下置乱草,上覆以土 ,用火烧过。每茶根傍掘一小坑,培以升许,须记方所,以便次年培 壅。晴昼锄过,可用米泔浇之。”在我国古代茶书对于茶园管理特别 是中耕、施肥技术,其精细是没有一本超过上录内容的。此外,《茶 解》对茶园间作,也作了详细记载。如其称:“茶园不宜杂以恶木, 惟桂、梅、辛夷、玉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 掩映秋阳。其下,可莳芳兰、幽菊及诸清芬之品;最忌与菜畦相通, 不免秽污渗漉,滓厥清真。”由上可以看出,明清茶园间种,也达到 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宋以前对茶园间种没提出什么具体要求,而且也 只提到“雄麻”一种作物和“桐树”一种树种,在《茶解》中,不但 提出了多种间种树种和茶园只宜间种“清芬之品”的要求,而且开始 注意茶园生态并且最早提出了上有荫、下有蔽的多层立体种植的构想 。这里犹需特别指出,《茶解》关于在茶下种植“芳兰、幽菊”的构 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