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四川蒙顶山古老茶文化
下一主题:唐朝饮茶方式与陆氏茶
中国在唐代以前,尽管饮茶已较普遍,但习惯于在煮茶时加入各种香辛佐料。在这种情况下,对茶的色、香、味、形并无多大要求,因而对水品要求也不高。唐代开始,随着茶品的增多,以及清饮雅赏之风的开创,才对水品有了较高的要求。据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记载,最早提出鉴水试茶的是唐代的刘伯刍,他"亲揖而比之",提出宜茶水品七等,开列如下。
扬子江南零水第一;
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
苏州虎丘寺石水第三;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
扬州大明寺水第五;
吴松江水第六;
淮水 下第七。
而差不多与刘伯刍同时代的陆羽,根据张又新的记述,在辨别扬子江南零水的真假时,根据自己亲身实践,提出"楚水第一,晋水 下"。并把天下宜茶水品,评品次第如下。
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
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泠,状如龟形,俗云蛤蟆口水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