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我国北方茶叶市场透视
下一主题:珠江道茗都茶城即将开
恢复性增长:产业第一波
计划经济时代,一片茶叶从茶农到零售店,每一个过程都“历历在册”。他们组成了横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只是,这是政府搭建起的不计成本的链条,没有经济核算,没有盈亏概念。
1984年75号文件施行之后,茶农进入了生产和流通环节。如今已是南北方茶叶市场晴雨表的广州芳村和北京马连道,就是在那个时代奠基的。那时的马莲道,还只是由低矮、破旧平房组城的副食品街。随着茶商数量的增加,马连道终于有了今天的强大阵容,一度成为北方茶叶市场的集散中心。
北京福建茶业商会会长、满堂香茶业董事长高晨生说,“那个刚刚放开的时代,生意太好作。一批货卖完了,赶紧回家赶制第二批。”施云清说,“这是需求拉动的增长,对产品的渴求超越了对品质的关注。计划经济留下的产品空缺,市场需求短时间内爆发性地恢复,推动了市场和产业的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