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周年报道:扁担上挑出大茶业
发布时间 2009-08-27 浏览 25814 次
>在需求拉动下,中国茶叶市场经济和市场化的产业结构,迎来了第一次飞跃发展,马连道等销区集散中心和民营企业同步发展起来。与之伴随的,是民进国退,公有制茶企没能适应突然而至的市场竞争,纷纷改制、倒闭。不少茶企老员工下岗、失业,然后组建了自己的公司,成为民营茶企的第二波来源。

差异化消费:产业第二波

高晨生说,“刚来北京时,北京9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花茶。好花胚和好花茶,帮助福建茶商在北京站稳了脚跟。那时,传统饮茶习惯主导消费市场。如今,铁观音普洱茶等原本的小茶,与花茶争奇斗艳,北京市场从一枝独秀发展到百花齐放。”

消费结构转型,不只发生在北京。王庆说,“从全国范围来看,花茶依然是当家花旦,但其市场优势已不再令人难望其项背。传统的单一消费结构,正在向多种类、差异化消费结构转型。”

差异化消费成为市场增长的第二波动力,带动了多种茶类产业链条的繁荣。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2005年以来,普洱茶乍起乍落,在全社会引起一股普洱热。高晨生说,“普洱茶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