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杀虫剂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前景展望
发布时间 2009-05-19 浏览 25012 次
用。据1958年中国南方各省统计,被利用的植物农药达411种。《中国土农药志》一书共记述植物性农药220种,并定出了学名。据调查统计,中国作为农药的植物主要集中于楝科、菊科、豆科、卫矛科和大戟科等30多科以上。 

 (1)楝科植物 楝科植物约52属1400种,中国约有15属64种。楝科植物杀虫剂应用较早,其中印楝(Azadirachtaindica)、川楝(Meliatoosendan)和苦楝(Meliaazedacach)是该科中主要的杀虫植物。印楝是世界上公认的理想杀虫植物,其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种核和叶中。从其种子中已分离、鉴定出数十种柠檬素类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一种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印楝素。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扰乱昆虫内分泌系统,影响促前胸腺激素(PTTH)的合成与释放,减低前胸腺对PTTH的感应而造成20-羟基蜕皮酮合成、分泌的不足,致使昆虫变态、发育受阻。自美国Vikwood公司最早开发出以印楝种核为原料的杀虫剂马格乐后,至今全世界已有近20个国家建立了印楝农药生产厂,并已有十几个产品投放市场,用于防治8目400余种害虫。在对药剂的速效性进行了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