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2010年中国茶产业将迎
下一主题:安溪:中国第一重点产
祁门县芦溪村是我市海拔最低的地方之一,阊江、沥水两大水系将其环绕,险峻的交通、滞后的经济曾经让这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然而,近三年来,在上级和乡政府的支持下,全村上下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开山架桥搞交通,走南闯北挣大钱,经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11月18日,我们一行驱车前往芦溪村,原来祁门通往芦溪只有顺阊江而下的水路。八十年代以来,每天有一班慢车在这里经过。2007年祁门县耗资1600多万元新修建了塔芦公路进入芦溪,这里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芦溪村有2200多人口,11个村民组,农民劳动交往大都依靠渡船。每年春夏季节,正是村民插秧采茶的季节,但汹涌的洪水常常让人望而止步,眼睁睁看见农活荒芜。2002年,祁门县开始建设大规模乡村公路,同时,省信息产业厅定点芦溪扶贫,借助这一时机,乡政府开始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破冰旅程。9月,争取上级资金60万元、全乡干群集资40万元的芦溪大桥动工,2003年,一座长118米宽6.5米的大桥完工,从而一举结束了芦溪没有公路桥的历史,为芦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