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物农药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 2009-12-29 浏览 23622 次
70年代开发的井冈霉素经久不衰,至今仍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当家品种,使用面积达1.3亿亩(1亩=667平方米),并在原有水剂基础上,开发出高含量的可溶性粉剂,使用面积有进一步的增加。90年代以后,抗生素的研究开发得到迅速发展,这类农药在中国获准登记的品种有20种,产品170个,生产厂家达253家,年产量约为6-7万t。

  生物化学农药以植物生长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产品为主,国内相继研究开发了一些产品。其中以赤霉素生产历史久、产量大、厂家多。最高峰每年生产几千吨,最近几年赤霉素的生产呈下降趋势。云苔素内酯也是一种发展前景看好的品种。此外,灭幼脲、除虫脲、避蚊油、乙烯利、多效唑,以及红铃虫、棉铃虫性引诱剂、干扰素等相继开发成功并进入工业化生产,有的已使用多年。

  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生物农药当前在国际上如火如荼,不过在国内与化学农药比较起来,市场占有率仍很低,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药效反应慢生物农药不具备化学农药用量少,见效快的优点,遇到突发性和毁灭性病虫害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