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抹茶的制造
下一主题:福鼎优质毛尖茶的机制
正山小种为历史名茶、传统的外销红茶,产于武夷山、建阳、光泽一带,主产区位于武夷山腹地桐木关一带。
分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炒)—复揉—熏焙—筛拣的过程。
采摘
桐木属武夷山市的高寒区,茶树品种单一,大部分为武夷菜茶,因其他品种经受不了低温及长期霜冻,(下桐木有一些水仙等品种)茶树萌芽迟,开采期要在立夏以后,鲜叶要求类似武夷岩茶,亦要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开面采(顶芽形成驻芽),但以小开面二三叶采为最优。
萎凋
桐木终年云雾,特别春茶季节日照极少,故鲜叶萎凋大部分依靠加温萎凋,当地松树很多,日常燃料都用松柴,故萎凋用燃料亦系松柴。萎凋在烘房青楼上进行(同武夷传统岩茶加温萎凋法),青楼分二层,中间无楼板,只用横木档隔开,档与档之间孔隙3—4厘米,档上铺有小四方孔的竹席,供萎凋摊叶用,档下0.3米处,悬置焙架,供熏焙用。加温萎凋时将湿松柴于地面排列成“T”字形或“一”字形,点然后使其慢慢燃烧,利用下层焙架上放置之湿坯上升的热气使青叶受热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