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茶红锈藻病的发生
发布时间 2010-01-16 浏览 22356 次

茶红锈藻病是病原藻类寄生引起的一种茶病,它跟栽培管理息息相关,凡茶树缺肥、管理不善、强采,造成长势变差时,就会引发本病的大量发生,我省茶农戏称为“饿鬼病”。华南地区发生非常普遍,云南大叶种受害严重,长势不良的三、四类茶园中株发病率几乎达到100%,发病后又加速茶树树势衰退,甚至大面积死亡。

红锈藻病主要侵害茶树1至3年生的枝条,引起枯梢;叶片和茶果也可受害。枝干部受害的症状是,病斑呈圆形至椭圆形,紫黑色,表面常有纵向长裂缝,发病严重时,芽叶稀少瘦弱,茎部病斑以上的叶片多失绿呈现黄色斑驳。在湿度较大的季节,病茎上产生铁锈般细毛状的子实体。叶部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直径5—6毫米,稍隆起,边缘紫色,周围有一透明的绿色环;在多雨季节,病斑正、反两面均出现橙红色毛状子实体,同时病斑变干,中部变褐色或灰色。

本病的病原是一种绿藻,病原藻以营养体在病组织上越冬,次春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发育成孢子囊梗和孢子囊,成熟的孢子囊散发出游动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落在茶枝或叶上,萌发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