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蛾蜡蝉
下一主题:怎样使用嫁接方法来改
1、形态特征:成螨体形小,长约0.15毫米,橙红色,前段体稍宽,由前向后渐细,呈圆锥形或胡萝卜形,体前段有2对足,伸向头部前方,腹背平滑,后体段有许多环纹,背面约有30环,尾端有1对尾毛。卵为球形,乳白色,水珠状。幼螨初孵化时乳白色,后变橙黄色;足2对,形状与成螨相似,但腹部环纹不明显。
2、发生规律:全年发生代数随区域不同而异,丽水茶区1年发生20-22代,世代重叠,虫态混杂,以成螨在叶背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后,成螨由叶背转向叶面为害。成螨有陆续孕卵及分次产卵的习性,卵散产于叶背,成螨趋嫩性极强,多为害新梢一芽二、三叶,占总螨口的70%以上。全年有两次明显的为害高峰朔,第一次在5月中旬~6月下旬,第二次在8月~10月高温干旱季节,对夏茶和秋茶影响极大.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干旱季节及时抗旱,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过于荫蔽的茶园要适当剪除荫枝,盛发期及时清除落叶,苗圃苗木以防为主,应在5月上旬喷药预防。如移栽时发现苗木有螨类为害,则应先喷一次药,几天后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