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艺闯进临沂人的生活
下一主题:茶艺,让时间慢慢走
滕军教授在《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中,每每着意于从文化比较学的视角,论述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异同;她这许是出于本着审慎的学术探讨之旨,而对之作出如人们所期待的,那种清晰而中肯的学术鉴识并学术评价罢。不料遗憾的是,她的许多论述却并非如此,竟一面肆意贬损中国茶文化,一面则又不遗余力地高捧日本茶文化。
而若是就此一一引述起来,则未免太过繁冗,故我在这里暂且只择其论述中最是触目之点,录之于下:
——鉴于日本茶文化的发展模式是从精神文化起步这一特点,可以说,日本茶文化的起点是很高的。
——引自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第38页
——弘仁茶会中显示出的明丽、舒(?)淡、悠缓、和谐的茶风在同期的中国也是找不到的。嵯峨茶会不能不说是对隋唐时期中国饮茶文化的变通与拓展,而不仅仅是效仿。
——引自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第42页
——中国人对饮茶活动之精神层面的认同过程是极其缓慢的,至陆羽《茶经》时才告成功。但即使在《茶经》之后,也未有过像814年日本弘仁茶会那样的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