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金山翠芽的采制工艺
下一主题:莲心茶的制作工艺
② 锅炒足干
主要继续蒸发水分使毛茶含水量下降至6%左右。同时进行整形做色,发展茶香。
因此,干温度应先高高后低.投叶量为毛火叶10—15斤左右,叶子下锅时温度90-100℃,随着叶内水分的减少温度慢慢降低至60℃左右。全程炒40-60分钟,手捻茶条成粉末,便起锅。稍摊晾后装袋。
③ 锅炒利弊
锅炒毛坏和锅炒 干燥方法是过去屯绿茶普遍采用方法。只要掌握好火候,便能做出紧结,圆直,条状的茶条。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毛火阶段,揉捻叶在锅中炒,茶叶的叶汁粘在锅面,形成锅巴,使滋味淡而醇,扁条碎茶多。足干阶段叶含水量降至15%左右,叶子脆硬,且由于炒手撞击而使茶条断碎。
④ 改进:
由于放在上述问题,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法
一方面对机子本身进行改进,适当调节炒干机的转速。炒手与主轴夹角大小及炒手与锅之间的距离间隙等,通过实践证明,安装炒手时,边炒手与主轴夹角40度,中炒手与主轴夹角20度。在这样夹角范围内炒手与茶叶接触面小,挤压力减小,碎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