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叶害螨
下一主题:茶丽纹象岬
茶蓑蛾在我国务产茶省(区)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蛆状,无翅,体长1-2—1-6毫米,黄褐色,雄虫体长约13毫米,翅展23—30毫米,体翅均深褐色,前翅外缘近翅尖处有2个透明斑。
卵:椭圆形,乳黄白色。
幼虫:体黄褐色,胸部各节的硬皮板侧面上方有l条褐色纵纹,下方各有1个褐色斑。
蛹:雄为被蛹,雌为围蛹,体长约11—1-8毫米,黑褐色。护囊中型,囊外缀结纵向平行排列长短不一的小枝梗。
为害作物 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柑桔、桃、梨、油茶飞李、梅飞桑等。
为害症状 幼虫咬食叶片呈缺刻和孔洞。
发病特点 浙江、贵州一年发生l代,安徽、江苏飞湖南l一2代,江西、台湾2代,以3—4龄幼虫在护囊中越冬。翌年3月开始活动,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飞中旬成虫羽化产卵,6月下旬幼虫孵化。全年以7—8月间为害严重。
雌成虫羽化后仍留在护囊内,雄成虫羽化飞出后即寻找雌虫,找到雌虫后将腹部插入护囊进行交尾。雌虫产卵于囊内蛹壳中,每雌产卵量约500粒,卵期10—15天。幼虫孵化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