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蚕
下一主题:茶白毒蛾
拉丁学名:Acaphylla theae Watt
形态特征:成螨体小,长约o.14毫米,橙红色,长圆锥形,体前部稍宽,向后渐细呈胡萝卜形,足2对,体后部有许多皱褶环纹,背面约有30条。腹末有1对刚毛。卵为球形,直径约0.04毫米,白色透明,呈水晶状。幼螨和若螨体色浅,乳白至浅桔红色,足2对,体形与成螨相似,但体后部的环纹不明显
为害作物:茶叶
为害症状:成螨和若螨刺吸茶树嫩叶和成叶汁液,被害叶失去光泽,呈淡黄绿色,叶正面主脉发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芽叶萎缩,芽梢停止生长。
发病特点:一年约发生20余代,以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各种螨态在茶树叶背越冬。世代重叠严重。一般3月、11~12月每月发生1代,4月和10月各2代,5月和9月各3代,6~8月各4代。初冬气温降至10℃以下时,各螨态均能继续活动, 一般里第二年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后,成螨开始由叶背转向叶面活动为害。各世代历期随气候而异,当平均气温在17~18℃时,全世代历期平均l1-14天,平均气温在22~24C时为7~l0天,平均气温在27~28℃时为5~6天。成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