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珍:改写茶叶栽培史
发布时间 2010-04-08 浏览 22174 次
突破了茶叶栽培学的传统理论,将种茶地向北推进了300多公里,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奇迹浸透着无数人的心血。谁付出的心血最多?“当然是张淑珍!”大伙说:“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

  创业

  1937年,张淑珍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一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她们兄妹5人逃荒讨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送她上学,通过努力她考入西北农学院。毕业时组织上分配她到陕西省林业厅楼观台苗圃,而她要求到艰苦的地方去给人民做事,和未婚夫两个志同道合的热血青年一起被分配到商洛地区商南县林业站。

  当时,商南县的群众生活很苦,“住的茅草房,穿的破衣裳,夜晚溜光炕,白天没有粮。”怎样改变他们的贫困面貌呢?还得在山上做文章。张淑珍从外地引来杨树、桉树、茶树等在商南试种,想从中找出些生长快、有效益的树种来。栽的杨树活了,桉树、茶树死了。死了再栽,结果桉树还是死,茶树活了,4年之后产茶1.9公斤。张淑珍把它分成38包,分送给有关人士品尝,给人们带来了惊喜。

  1970年,张淑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