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芽枯病
下一主题:有机茶园土壤管理
(3)防治要点。①分批及时采茶或轻修剪能除去大量的卵和若虫,抑制其发展;②喷施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进行防治;③叶蝉发生量较多的年份,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
2.茶毛虫
(1)识别特征。成虫体长6-13mm,雌蛾翅淡黄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卵近圆形,较集中;幼虫黄褐色,每节的背面与侧面各有1个绒球状毛瘤,上着生黄色毒毛,随着虫龄增大,背部的毛瘤渐转黑色。雌蛾产卵于老叶背面。幼虫有群集性,3龄前群集性很强,常数十头至数百头聚集在叶背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表皮呈半透明黄绿色薄膜状。3龄后开始分群迁移危害,咬食叶片呈缺刻。幼虫老熟后爬至茶丛根际枯枝落叶中或浅土中结革化蛹。成虫具有趋光性。
(2)发生规律。一般一年发生2-3代。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翌年4月幼虫开始孵化,危害期在4-9月之间。发生较整齐,世代间无重叠现象。
(3)防治要点。①利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