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天人合一——谈功夫茶
下一主题:日本茶道的形成
仁风暗结珠-瑕,光春抽出黄金芽。
搞鲜格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容。
至尊之余合五公,何事便道小人家。
柴门反关送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继,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湖,两碗破孤闷。
三碗授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南汗,生平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肤溃,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他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如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凡论条道者,皆好引此诗,但多取中间“七碗”之词,舍去前后。而这样一来,茶人讽谏的积极精神便丢了。卢全彼后人誉为茶之“亚圣”,不仅由于他以饱杨沫洋的笔墨描绘出饮茶的意境,而且特别强调了儒家的治世精神,是对唐代正式形成的中国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