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山茶红蜡蚧
下一主题:山茶日灼症
又名茶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国内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国外分布于日本。山茶黄毒蛾是山茶的重要食叶害虫,除危害山茶外,还危害樱桃、枇杷、柿、乌桕、柑桔、油桐、油茶、茶等。
为害状:发生严重时能将山茶等的叶片食光,并可食害嫩枝皮层和花蕾。幼虫体上有毒毛,人体触及,会引起皮肤奇痒和红肿。
形态特征:成虫,雄蛾体长6-8毫米,翅展20-28毫米。雌蛾体长9-13毫米,翅展26-35毫米。雄蛾前、后翅棕褐色,稀布黑色鳞片。前翅前缘橙黄色,顶角和臀角各有1块橙黄色斑,顶角黄斑内有2个黑色圆点。翅中部有2条黄白色横带,两端弯。卵 扁圆形,淡黄色。直径约0.8毫米。卵块椭圆形,上覆黄褐色绒毛。幼虫 体长10-25毫米。头部黄棕色,有光泽,具褐色小点。体黄棕色,圆筒形。各体节背、侧面多具黑瘤数枚,瘤上族生黄色毒毛。
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发生2-4代。江苏等2代地区,以卵在植株中、下部叶片的背面越冬。成虫有趋光性,白天伏于叶背或隐蔽处,夜间交尾、产卵。每头雌成虫产卵100-200粒。卵产于植株中、下层老叶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