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之美——茶的味之美
下一主题:水之美——水的分类
最早提出美水标准的是宋徽宗赵佶,他提出了“水以清、轻、甘、冽为美。”最先把“美”与“自然”的理念引入到鉴水之中,长华了品茗的文化内涵。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个“活”字。现代茶人认为“清、轻、甘、冽、活”五项指标俱全的水,才称的上宜茶美水。
其一,水质要清。水清则无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最能显出茶的本色。故清明不淆之水称为“宜茶灵水”。
其二,水体要轻。水的比重越大,说明溶解的矿物质越多。有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中的低价铁超过0.2ppm时,茶汤发暗,滋味变淡;铝含量超过0.2ppm时,茶汤便有明显的苦涩味;钙离子达到2PPM时,茶汤带涩,而达到4PPM时,茶汤变苦;铅离子达到1PPM时,茶汤味涩而苦,且有毒性,所以水以轻为美。
其三,水味要甘。所谓水甘,即水一入口,舌尖顷刻便会有甜滋滋的美妙感觉。咽下去后,喉中也有甜爽的回味,用这样的水泡茶自然会增茶之美味。
其四,水温要冽。冽即冷寒之意。明代茶人认为:“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冽则茶味独全。”因为寒冽之水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