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古代书画家和茶
下一主题:茶庄世家胡沇源
蔡襄(1011—1067),字君谟,号莆阳居士,仙游县慈孝里(今属仙游县枫亭镇)人,后迁居莆田蔡土宅(今属城厢区霞林街道办事处)。《茶录》是蔡襄创作的一部园艺著作,也是继陆羽《茶经》之后的我国又一部茶叶专著。
《茶录》分上下两篇。在上篇的“茶论”中,主要叙述茶的色、香、味以及藏茶、灸茶、碾茶等,见解精辟;在下篇的“器论”中,主要论述茶焙、茶笼、砧椎等茶器的功能、特色及使用方法。全书可概括如下:
①藏茶(茶笼、茶焙)→②灸茶(茶钤)→③碾茶(砧椎、茶碾)5→罗茶(茶罗)→⑤候汤(汤瓶)→⑥温盏(茶盏)→⑦点茶(汤瓶、茶匙)
这是一个完整的斗茶过程,每个环节都有器具一一对应。在这样一个完整、系统的论述中,将民间与宫廷的不同方法和用器做对比,又用色、香、味来观照各个环节,还提出了斗茶胜负的评判标准。
蔡襄认为“烹试”活动是一种艺术形式,除了要讲究技巧外,更要讲求艺术美感。因而,《茶录》特别强调色彩美。对茶叶的色泽,他提出了“茶色贵白”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