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盲蝽的防治适期
发布时间 2010-09-25 浏览 23861 次

绿盲蝽是春茶期间的主要害虫,它刺吸嫩芽,导致芽头上出现褐色斑点,随着嫩芽的生长,逐渐形成孔洞。如果不进行防治,则芽头萎缩,最后无茶可采,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以往有的资料中提出,绿盲蝽的防治适期为发现危害症状后10天左右。但这几年笔者在田间调查中发现,如果绿盲蝽数量较多,则在这10多天中仍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为此,有必要对该虫的防治适期进行探讨。经过两年的田间调查和田间试验,笔者认为该虫的防治适期应该提前,依据主要有以下三点。

1、郾根据近两年的田间调查,发现第一代绿盲蝽的卵孵化期较为统一。2001年4月8日田间发现危害症状,并查到刚孵化的幼虫,以后调查只见逐渐成长的绿盲蝽幼虫,而未见刚孵化的幼虫;2002年3月26日田间发现危害症状,并查到幼虫,以后调查也只见成长的幼虫。这说明第一代绿盲蝽卵孵化期比较整齐。

2、郾根据两年的农药试验,认为绿盲蝽的防治适期可以提前。2001年4月8日发现初孵幼虫,4月12日用天王星进行防治,以后未见新孵化出的幼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