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王是什么茶 茶王传
下一主题:西藏人民不可缺少的茶
宋代的一种小茶饼,始制于丁谓在福建做官时,专供宫廷饮用。茶饼上印有龙、凤花纹。印盘龙者称"龙团"或龙茶、盘龙茶、龙焙、小团龙;印度凤者称"凤团"或凤饼、小凤团等。团茶须煎饮之。
苏东坡在读过唐人薛能的"姜宜煮更夸"诗后,认为唐人饮茶有"河朔脂麻气".所谓脂麻气,即谓茶香混杂,虽"浑厚"、"奔放",但失茶之真香。所以说,杂香料者,香气浓重而浊;而香气浓重,就宜于麻木之俗鼻。冯时可在《茶录中》就明确指出:"香重者,非上品也".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也明确指出:"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而朱权则在《茶谱》中说:因为陆羽过多地渲染和崇尚奇特古朴,所以将茶叶碾成细末,再以其膏脂做成茶饼。
而到了北宋仁宗时,还为这种茶饼设立了龙团、凤团、月团等繁多的名目,茶中还杂有各种香料,茶饼的表面则涂饰金银重彩;"不无夺其真味".这些做法或多或少地都侵夺了茶的自然香味。一直到大观宣和年间,才有漕臣郑可闻制银丝冰茶,始不用香,名为胜雪。文震享在《长物志》中记载郑可闻始制银丝冰芽时,也称其"以茶剔叶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