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成“国饮” 始于唐代
发布时间 2013-03-02 浏览 25568 次

  在唐代的饮食习俗中,最具特色的要数饮茶之风的盛行了,饮茶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名俗并形成文化就是在唐代。这一时期,我国的茶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茶叶消费和贸易都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颇多。”由此,唐代茶叶贸易的繁盛可见一斑。据陆羽《茶经》所述,唐代的产茶区已相当广,遍及现在的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贵州、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14个省。

  随着茶叶生产规模的扩大、茶叶贸易的发展,饮茶之风也从南方扩展到原本不产茶的北方,并进一步传到边疆各地区。正如《封氏闻见记》中所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713-741年)中……自邹(今山东滋阳)、齐(今山东临淄)、沧(今河北沧县)、棣(今山东惠民)渐至京邑,城市亦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虽然我国的饮茶习俗起源甚早,但是唐代的饮茶之风远胜过前代,真正成为了一种社会风俗。这在《封氏闻见记》中也有记载:“古人亦饮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