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成“国饮” 始于唐代
发布时间 2013-03-02 浏览 25574 次
也贱,素不知药,性唯嗜茶,凡履处唯茶是求,或遇百碗不以为厌"。”当时,还有不少僧人以擅长煮茶品茶而闻名于世。唐代著名诗僧释皎然善烹茶,能诗文,留下多首有名的茶诗,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赞誉了剡溪茶的清郁隽永的香气、甘露琼浆般的滋味,表现了对饮茶的嗜好以及“茶禅一味”的茶道精神。诗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如,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被人们尊为茶圣的唐人陆羽,虽不是僧人,但也出身于寺院。3岁时,他被湖北天门西垱寺智积禅师收养。智积禅师嗜好饮茶,陆羽专为他煮茶,久而久之便练就了一手高超的采制和煮饮茶叶的手艺。成年后,他又遍游各地名山古刹,采茶、制茶、品茶,结识善烹茶叶的高僧,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终于著成了《茶经》一书。《茶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