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成“国饮” 始于唐代
发布时间 2013-03-02 浏览 25573 次
经》系统论述了茶叶的形状、品种、产地、栽培、采制、煮饮和茶具等问题,是世界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对唐代及后世的茶业及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饮茶圣书”。

  我国的茶文化,讲究品,重意境,把饮茶看作一种艺术的欣赏,精神的享受。通过观其形、察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使饮者的各个感官被充分调动,并得到精神上的陶冶。这一点在唐代表现得尤为突出。唐代卢仝作过一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诗中逼真地描述了饮7碗茶的不同感受。每饮一碗茶,便产生一种新的感受,说明当时的人们品茶的细致,以及从中得到的非凡乐趣。这种品茶的乐趣,还可以从唐代其它诗作中得到印证。如颜真卿《月夜啜茶联句》:“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释皎然《饮茶歌送郑容》:“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莫知,骨化云宫人不识。”诗人们各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