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探访闽南茶文化“五境
下一主题:柳产绿茶成“中茶杯”
采茶舞在崇左主要盛行于驮卢、那隆、左州等地村镇。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钦州一个打瓦师傅到驮卢圩灶瓦村打瓦,又教老百姓演唱采茶戏,也到左近的更别、屯村、更懒、伏廖村传授。1918年,邕宁县那陈村民间艺人赖福栈来到那隆、群黎、左州、渠茗、弄焱村教唱采茶。从此以后,外地采茶戏开端传入崇左。经过4、5代人的传教,盛行崇左的采茶戏,其内容多以反映壮族人民劳动消费、生活、爱情为主旋律。
采茶舞是由当地大众组织采茶队来排演,扮演人物有茶公、茶娘、歌伴、书生或财主等。新中国成立前,采茶队普通没有妇女参与,"茶娘"由男演员打扮。每队的演员普通5人左右。建国后,妇女参与了采茶队,"茶娘"不再用男演员担任,每队的演员也增加到20-30人,演唱场地从在一张竹单上做扮演走上了大舞台。民间采茶队出演普通在正月初一到二月上旬,以茶恭新年、庆祝歉收、祈求安定为扮演目的。采茶舞有开台茶(恭茶)、乃茶、十送茶、老正茶、洋红茶等10多种扮演方式。
采茶舞的服饰,男演员头戴黑颜色绣头圈,腰缠红腰带,脚穿黑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