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间文学中茶俗文化
发布时间 2013-06-01 浏览 27907 次
人说话爱“展言子”,即说话时讲几句歇后语等。歇后语生动有趣,喻意贴切。地方特别的言子,指由某一地方特殊的而又为这一带人熟知的人、事、物而产生的言子,多在言子产生的地方流行。四川什邡李家碾有个茶社名为“各说各”。人们便展个言子为“李家碾的茶铺--各说各”。“铜炊壶烧开水泡茶--好喝”。“茶壶里头装汤元--有货倒不出来”。“茶壶头下挂面--难捞”。“茶铺搬家--另起炉灶”。“茶铺头的龙门阵--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等等。七、竹枝词茶俗歌竹枝词流行于四川等地,在唐时,由巴渝一带的民歌演变发展而来。自刘锡禹据民歌改作新词后,内容多写当地风情和男女爱情,盛行于世。此后,各代诗人写《竹枝词》的很多,也多咏当地风俗。南宁范成大也作《夔州竹枝歌》:“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此茶俗歌采用四川奉节的民歌竹枝词这种形式来描写采茶的大忙季节,白头老媪与背着孩子的黑头女娘都上山采茶去了,充满了农村的生活气息。清末民初人邢锦生《竹枝词》:“萧条市井上初灯,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