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唐代才有记载,“陕青茶”(陕南紫阳、平利等县
茶叶的简称)明代才大面积栽植,形成茶园。但据史料记载,茶原产地就是中国,唐时输出国外甚多。公元前1世纪最早对茶有过记载的王褒、司马相如、扬雄均是汉代蜀人,可能是巴蜀之人发明饮茶。《华阳国志·巴志》有“园有芳弱香茗”,说明当时已开始有茶园。三国时成书的《广雅》记载:当时茶饼的制作方法,“荆巴采(茶)叶作饼”。安康地域分野,《禹贡》属荆州,是以历代视安康为荆巴之地。而安康北有秦岭横亘,南有巴山与四川毗邻,东与荆鄂西北接壤,汉江以南广大地区与四川连山共脉,同属一个生态系统。是以研究者认为安康亦为
茶叶发祥地之一。由于隶属变换不定,忽荆忽蜀,故史载阙如。唐代陆羽《茶经》《新唐书·地理志》对安康地区产茶和茶事活动都有明确记载。平利县西河乡曾出土一件南北朝时期的煮茶用青瓷注,说明早在5世纪安康就有了煮茶之风。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紫阳县宦姑镇发现了一处唐代窖藏,出土了大批“开元通宝”铜钱,藏钱的器具竟是烹茶用的青瓷注。这些出土实物,也有力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