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迤西回族的独特茶
下一主题:闽东茶叶简史
"茶最好是第二泡,第一泡如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如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妙女,第三泡则如少妇。"
闽南人是在功夫茶泡中长大的,闽南人把功夫茶看得比大米还重要,举凡寻根谒祖、婚丧喜庆、敬老尊幼、交朋结友、和解是非等,无处不是以茶当先。故此,闽南人把茶叶冠于大米之首,平时习惯称茶叶为"茶米",如果有谁说"茶叶"反而让人感到有点别扭。在闽南,几乎家家户户都置备了功夫茶具,每天都像上必修课似地要喝上几泡。一泡功夫茶,几多人情味。它体现出闽南人的热情、豪爽。客无亲疏,无论你进了哪家门,不管您喜欢不喜欢,主人会立刻泡沏起功夫茶,一杯浓香爽喉的茶汤,一番亲热顺耳的贴心话,为你驱走疲倦,给你带来温暖。
闽南接着名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在世时,就曾对功夫茶有"三泡之说",他说:"茶最好是第二泡,第一泡如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如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妙女,第三泡则如少妇。"这的确是将功夫茶拟人化的精妙比喻。
功夫茶是一种极为讲究的泡茶技法,之所以 名冠"功夫",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法极为讲究,需要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