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茶叶简史
发布时间 2013-06-16 浏览 23022 次

闽东是福建与全国的重点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据《永嘉图经》载:“永嘉东三百里有白茶山。《福建名茶·天山绿茶》一书记述:“相传在唐朝末年约907年),天山一带便有种茶。” 闽东的种茶历史经过宋、元、明的发展,至清代,区内的茶叶生产已颇具规模。鸦片战争后,随口岸通商,茶叶生产从草药茶发展到绿茶红茶白茶等名优产品,并且开始外销。名优红茶“白琳工夫”、“坦洋工夫”远销东欧各国,绿茶白茶则销往东南亚各国以及西德、美国、日本等国。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经三都澳口岸出口的闽东茶叶达2737吨。民国元年(1912年)达到5163.65吨。民国25年全区有茶园面积25万亩,茶叶产量为5006吨。抗日战争爆发后,出口受阻,茶市消沉。至民国38年,全区茶园面积减至19万亩,茶叶产量减至2516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给茶区发放垦复和新开茶园补助款、无息代款、预购定金、肥料奖售等,鼓励茶农恢复生产,调动其生产积极性,茶叶生产由衰转盛。至1956年,全区茶园面积回升到35万亩,茶叶产量增至482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