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曰工夫出潮汕
下一主题:吴江“三道茶”
福建人种茶、饮茶已有千余年历史。宋代始,武夷山茶即已蜚声域内。《闽小记》称:“建州贡茶,自宋蔡忠惠(按:即蔡襄)始。”(清·周亮工《闽小记》卷1《闽茶曲》)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称喝武夷茶后有“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之感。范仲淹更以“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载”的诗句赞誉武夷茶为仙品。因而古人有“江南之茶,唐人首重阳羡,宋人最重建州”(明·许次纾《茶疏》)之说。宋代,武夷山建立御茶园。从明代开始,泉州府所产乌龙茶也成为贡茶。明正德年间,仅南靖一地,年贡茶叶76斤。清代以来,随着茶叶转输入欧,福建茶叶更名扬海外,英国人尤嗜闽茶,在英国诗人拜伦和爱德华·扬的诗行中均出现“武夷茶”的名字。据茶叶专家考证,欧洲人的“茶”字读音与闽南方言茶的发音有直接的俗缘关系。闽南地区称茶为“TAY”,荷兰人购回福建茶时,便根据厦门音将茶译成拉丁语的“Thee”。其他欧洲国家均仿效之,如英语称茶为“Tea”,法语为“The”;德语为“Thea”丹麦、瑞典为“Te”,均为“Tay”之转音。福建既是茶之王国,福建人对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