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茶业习俗
发布时间 2013-08-14 浏览 23201 次
村规民约,在当时的条件下促进了茶叶的买卖。

婺源的茶叶交易当中,茶号起了重要作用,婺源设茶号制造茶的历史很长,有三百年以上的时间,在全国也是早的。茶号老板将自己生产的毛茶或采购附近乡里农户的毛茶,通过制茶茶府,即成商品绿茶,再装以锡缸,套以木箱,外用箬皮笔包装,出口外销。为了新茶赶行情,抢“利市”,茶号在每批茶加工结束拼堆时,都要杀猪饮酒,隆重庆贺,鼓励茶工加快速度。茶号的组织形式比较简单,一般设经理,掌号,会计各一人,水客若干人,即可百事俱举。1934年,婺源县内有茶号,茶庄一百七十八家。1940年,有茶号茶庄一百八十三家。到1941年,婺源县内茶号、茶庄发展到二百四十三家(参见刘隆祥、詹成业《“婺源”茶史考》)茶号不仅进行茶叶精加工,更重要的是进行茶叶贸易。

婺源茶商早在唐代开始应运而生,明代时经商已成为婺人靡然从之的社会风尚。到清代,婺源茶商凭血缘关系和地乡谊关系或是子佐父贾,或是翁婿共贾,或是兄弟联袂,或是同族结伙,“业此项绿茶生意者,系徽州婺源人居多,其茶具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