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普阳农场化肥直通车服
下一主题:挖藕成本节节高 部分
“加快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扶持经济后进村发展,逐步解决市内相对贫困问题……”在《纲要》的社会建设十大工程中,关于居民收入倍增工程以及现代社区建设工程对于不少农民来说是极为关心的内容。近日,记者就《纲要》中的若干问题采访了中山市农业局的相关负责人。
文/记者张翔宇、刘竞宇 图/记者罗知锋
农路“硬底化”带动后进村发展
《纲要》要点:扶持经济后进村发展,逐步解决市内相对贫困问题。要致富,先修路,路通则财通。
市农业局坚持实施农路“硬底化”工程,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同时也增加后进地区集体经济收入。
据市农业局副局长黄声群介绍,至2012年,全市共完成“硬底化”农路979公里,投入53970万元,其中市级补助18550万元,镇区配套21905万元,村级自筹13515万元。
黄声群说,农路“硬底化”以后,路况进一步改善,促进了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土地的合理流转,促进了农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