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花卉产业需要各方多施“肥料”
发布时间 2014-12-23 浏览 23252 次

  厦门作为宜居城市、花园城市,花卉与城市品位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花卉企业规模小,花市、花店没有长久用地,只能打“游击”,这些都制约了厦门花卉业的发展。

  产值低

  难形成产业规模效应

  从花卉的几大品种而言,厦门市花卉协会的调查资料显示,厦门洋兰生产种植面积约14公顷,年产值7175万元,实现销售额约5000万元。主要企业有景堂兰花、兆翔花卉、缤纷园艺、绿石兰苑等。与漳州或广东省相比,厦门洋兰产业缺少集成产业环境,无法形成产业规模效应。

  草花方面,厦门全市生产种植面积约44公顷,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草花企业包括海沧区翠绿园艺场、海沧区怡思园艺场、厦门旺景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等。虽然草花生产呈现一定的规模化,但草花整体品质良莠不齐,草花运用形式较单调,缺少一个大规模的草花种苗生产基地。

  厦门的鲜切花生产主要是菊花和百合,生产种植面积约135公顷,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主要企业有厦门琴鹭鲜花合作社、厦门育培园艺有限公司等。虽然我市目前已建立全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