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史拾遗:英国下午茶
下一主题:福建政和:古廊桥之祭
佛教的兴盛发达,对茶的广为传播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戒荤吃素;"定、慧",即坐禅修行,要求坐禅时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而进入专注忘我的境界。此种耗费精神、损伤体力的坐禅,正好以饮茶来调整精气,故饮茶历古以来受到僧人们的推崇。坐禅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之一,而坐禅与饮茶是密不可分的。僧人坐禅,又称"禅定"。唯有镇定精神、排除杂念、清心静境,方可自悟禅机。而饮茶不但能"破睡",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体、茶禅一味"之说。意指禅与茶叶同为一味,品茶成为参禅的前奏,参禅成了品茶之目的,二位一体,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在佛教昌盛的唐代,饮茶尤为僧家所好。僧众坐禅修行,均以茶为饮。其中除提神外,也以茶饮为长寿之方。那时僧众们非但饮茶,且广栽茶树,采制茶叶。在我国南方,几乎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茶园,而众寺僧都善采制、品饮。所谓"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名山名茶相得益彰。因佛教与茶叶有缘,故寺院与产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