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宴中的茶点
发布时间 2009-06-30 浏览 25584 次

 唐代《宫乐图》

茶点是用于茶道过程中份量较小的精雅的食物。饮茶佐以点心,在唐代就有记载。笔者曾看到过一幅唐代的《宫乐图》,图中描绘了宫中茶道的过程,其中海棠似的小碟中放有核桃仁;另一幅唐《宴饮图》,同样也是描绘茶道过程的,其中有梨子等水果。

  有史料记载,唐代茶宴中的茶点较为丰富。粽子:作法与今相似,玄宗诗云:“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馄饨:古时的馄饨即现在的饺子,或蒸或煮,味道极美;饼类:皮薄,内有肉馅,煎制而成,外酥内嫩;面点糕饼:种类繁多;蒸笋:放在一个小瓦罐中,与饭同蒸;胡食:如胡饼,搭纳,勒浆;消灵炙:是一种很特殊的食物,它用料只取羊褪肉的四两(最精华的部分)而制成,从字面上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用羊肉烤成的食物,至于烤肉里放些什么调料就不得而知。这种叫作“消灵炙”的茶点是仅供皇帝食用的珍品,唐懿宗时同昌公主出嫁后,皇帝赐御馔,其中就有消灵炙,它适于贮藏,“虽往署毒,终不败臭。”小天酥:是一种用鸡或鹿肉剁成碎粒,而后拌上米粉炸成的食物;柿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