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能给我争光,为什么要玷污我清白的操守?”可见对于茶宴,有人视为寒酸吝啬,有人则认为是清白的证明。到了唐代,风气一变,茶宴被视为清雅风流之举,成了时尚盛事。茶宴内容热闹起来了,增加了吟诗、唱和、丝竹、歌舞(白居易所谓“珠翠歌钟俱绕身”“青娥递舞应争妙”),程式和气氛上更像“宴”了。人们不但以茶宴鉴茶、款客、招聚,还用茶宴送行――“幸有茶香留稚子,不堪秋风送王孙”,就是明证,诗题《秋晚招隐寺东峰茶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也清楚说明了一切。这里也可看出茶宴和茶会相比,除了更热闹,还有一点:完全不拘时令。宋代的茶宴之风吹进了宫廷,宋徽宗曾设茶宴招待群臣,并且当场表扬茶艺“亲手注汤击拂”。蔡京这个马屁精于是写了《延福宫曲宴记》来大加讴歌。蔡京还写了《太清楼特宴记》《保和殿曲宴记》来记叙皇家茶宴盛况。到了清代乾隆朝,茶宴已成定规,每年元旦后三天在重华宫举行。宴时,乾隆居宝座,群臣每二人一几,饮茶看戏,或作即景联句,或乾隆当场赋诗,命大家和。
茶会和茶宴也有难以分别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