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台茶史略
下一主题:毛泽东的茶情诗情
在清代,对于京城和四郊的佛寺、道观均由皇宫内务府固定日期发放“布施银”。由于雍和宫为皇家寺院,除去每月的“香供银”、“香烛银”、“道场银”外,还有“熬茶银”,即熬制奶茶的费用。熬茶是清代藏传佛教隆重的礼节之一,也是清宫廷的盛事。清代最好茶的皇帝是乾隆帝,自乾隆八年至乾隆六十年,在清官内皆有茶宴。其中规模巨大的“千叟宴”,即有“进茶”和“赐茶”仪式。此仪式均用奶茶,清宫廷日常生活中也爱用奶茶。《养吉斋丛录》云:“旧俗尚奶茶,每日供御用奶牛及各主位应用乳牛,皆有定数。取乳尚交茶房,又请茶房春秋二季造乳饼。”清宫“千叟宴”中将奶茶用于进茶的礼仪,使传统茶文化增加了草原文化的色彩。当时,在清宫御茶房任职的都是蒙古族人由一人任“乳茶长”,其他人员十一人。熬茶种类分为“乳茶”、“奶茶”、“酥油茶等。“乳茶”原料有黄茶、大盐、奶油和鲜牛奶。熬制“乳茶”、“奶茶”、“酥油茶”的用料及程序虽有不同,但均离不开牛奶、砖茶、盐及奶油(或酥油)这几样。牛奶以桶计算,每桶重三十五斤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