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朵儿 于 2011-4-2 08:57 发表

喜欢那满眼的绿色。充满生机。噢,生机,是否就是一个能量场,一种气场?
绿色,的确是生命的色彩之一。对茶树而言,她也许最不需要吸收阳光中相同的光波,于是,在吸收了光线中的其 他波长的光波后,将绿色的这段波长的光波直接反射出来。又或者当她们充分吸收了全部天光的时刻,将绿色奉献给我们,奉献给**需要绿色光波的物种。各种光波的交流,大约也是某种可以称之为“炁”(读音qi)的共振场。有人称之为“能量场”,也有人称之为“气场”。半闲则更喜欢理解为“炁“。
除了颜色之外,天地间还有许许多多不同形式的“炁”交流或共振。人类的眼、耳、鼻、舌、身、意(佛家讲的六根),都在与“炁”感应。其中,主管“意”的心灵,是各种与炁感应的关键,可谓之为人的“灵枢”。
原帖由
尘中茶客 于 2011-4-2 09:58 发表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问好。
问好尘中茶客。你引用《内经》很娴熟呀。是中医吗?
万物的生命律动,都有各自的炁机。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日、月、地三者以炁相交,抚育生灵。而茶树一定是其中对人类影响最重要的一种媒介。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她们的生命过程感知生命规律,可以通过品尝她们的过程调节六根,进而调节我们的脏腑经络的气机。在这一点上,与参禅者达到的六根清静,以便更好的调整身心的共振谐波,以达到性命的最佳状态等等是相通的。所以,这也是对茶禅一味的另一种解读。
春三月,阳气上升。始于冬至一阳生的复卦,演变到三阳开泰的泰卦。而茶树这时完美地实践了天地阴阳之气的相交相生,并将其间的获取的天地之炁,隐藏在叶芽叶片之中,积蓄着我们称之为“茶气”的东西。留待我们日后品尝她们时,茶之炁便与人之炁,相交相生。
看到这些茁壮的,阳气十足的嫩叶,其气色与我们的眼晶共振,已经足以让我们的心性获得某种共振谐波的共鸣。
春三月,阳气上升。始于冬至一阳生的复卦,演变到三阳开泰的泰卦。而茶树这时完美地实践了天地阴阳之气的相交相生,并将其间的获取的天地之炁,隐藏在叶芽叶片之中,积蓄着我们称之为“茶气”的东西。
说到了易经的卦象,我们看见,春茶的萌动恰在复卦至泰卦之间。此时处于临卦。四条阴爻在上,两条阳爻在下。也就是地泽临卦。有金水相生之状和土金相生之状。
茶家寨将采茶的时机的决定权,全然交给了老天爷。在完全不施农药化肥的状态下,茶树植株对天地之炁的感应决定了她们的生发时机。这点又恰似人类怀胎,胎儿感应了天地之炁而决定他(她)自己的出生时刻。
当我们进山的第二天(3月28日),量山茶人观察到茶芽
茶叶到了最佳采集时机。据量山茶人介绍,春分至清明的中段,也就是春分后第七天,采集的
茶叶茶芽最为上乘。这天一早还下着毛毛雨,可进了山却放晴了,于是,我随着采茶的人群亲身体验采集春茶的乐趣。
茶家寨的 茶树因为没有受到过“特别的”给养照顾,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参差不齐。芽头和叶片也极不整齐划一。难怪茶家寨的茶品一直给人以“卖相不佳”的印象。原来,要保持原生态状态的栽培条件,只能舍弃外形的标准了。不过,想想也是的,茶原本就是饮用品尝为主。条形反应出的有关品质的联系,原本是由成品茶做好后再精选,后来演变成了可以通过化学肥料或激素,让茶芽出得整齐划一。这个经验对我是十分醒脑的。我以前也按照书本教材上评定得外形标准去买茶,现在知道了不仅人不可貌相,原来茶也不可貌相。
食品的标准化,原意也许是好的,但在今天看来,这些良好的出发点,却轻易地被造假者或技术不精的制造者所利用。
这茶长的东一撮,西一撮~~~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