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以内飞、票号等商标影印浮贴在另一茶品上造假。说明制作年代久远,如“图 谱”上标明:"有纸红印(早期)"40年代-50年代。"早期绿印圆茶(甲级)"制作年代: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些普洱茶砖上,压上"建国砖"一九四九,"销法国盒装参香老砖"一九六七,"云南普洱茶砖"一九六二,"皇宫普洱王 (茶砖)"一九六二制,"铁 饼圆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制等等,任何年代的产品都可以制造出来,应有尽有,呼之 即出。据市场调查,云南省茶业协会了解有20多个普洱茶产品(比较知名的)几乎部有假冒产品附身。2004年10月27日;省茶业协会邀请部份生产普洱茶的老厂长、老专家 召开有关普洱茶生产历史的座谈会,在会上对以上的部份产品的出厂历史进行了论证, 比如说上面提到的"销法国盒装参香老砖",生产日期一九六七年。从外包装的文字,图案来看是原昆明茶厂生产的盒装普洱茶砖,茶号7581。据参加座谈会的原昆明茶厂吴启 英厂长说:昆明茶厂73年开始,试制人工后发酵的普洱茶,75年正式投产,为了纪念这件事,75年生产的普洱茶砖的茶号定为7581,含义为昆明茶厂75年开始生产普洱茶,"8"代表原料级别,"1"按当时省茶叶公司的厂名代码,代表昆明茶厂,说明"普洱茶砖"确定从75年才开始生产的。而市场上有的商家却将生产日期提前到一九六七年,与我省普洱茶生产的历史是不符的。又如上所说到的"皇宫普饵茶(茶砖)"一九六二年制,也是一样,一九七三年才开始生产普洱茶(指人工后发酵的普洱茶),怎么能在一九六二年就出现了产品?还有前面说到的"铁饼圆茶",标明生产日期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制,据参加座谈的下关茶厂原厂长冯炎培厂长介绍:下关茶厂在70年代以前生产的模具是用石模 (手工生产),70年代改用铁模生产 (机器生产),改用铁模后,生产的第一批产品"铁饼"因为压得太紧,市场称为"铁饼"。实际生产的日期是七十年代初期,而XX博物馆标明的生产日期为五十年代制,比实际日期提早了二十年,他们这样做目的就是伪造历史。一只茶的年份靠人的感官来判断,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更何况是伪造的历史。
另一种造假的方式是仿制各个时期的包装纸。市场上有一种说法证明普洱茶产品年份比较长,就是根据包装纸上的文字、图案、商标。因此就有人专门制造这样的包装纸,完全按照顾客需求制作,各取所需。
一些发霉的普洱茶,形状不端正,缺边少角,残缺不全的各种紧压茶,甚至连一些边销(康砖、花卷)也都披上了"陈年普洱茶"的外衣,各种"干仓"、"湿仓"、"生普"、 "熟普"的名词,各种包装纸、商标、图案加上历代各种商号、五花八门搞得消费者一头雾水。
"普洱茶"在这些 "魔术师"手中,变得神秘莫测。面对这种现状许多消费者不知所措。
茶是饮品,它的价值应以色、香、味的优劣来定位。
二、正确定引导消费
为了使广大消费者具有识别普洱茶品质好坏的能力,首先我们应当普及普洱茶的一些知识,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教会消费者如何去识别普洱茶,怎样去选购普洱茶,贮藏普洱茶、饮用普洱茶,让他们明明白白消费。
普洱茶和其它茶叶一样,是一种饮料。它的价值是以色、香、味体现的,而不是以年份来定位的,普饵茶优良的品质特征是由优良的原料,合理的加工工艺,科学的贮藏方法三者完美结合而形成的。
普洱茶应具备:外形 (散茶)条索肥状,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的基本品质特征。
以普洱茶的年份定位普洱茶价格的理论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云南农大邵宛芳教授在《今昔普洱茶化学成份及品质特点差异的初步研究》一文指出:现采用"后发酵"方法加工而成的普洱茶,与20年代生产的普洱茶内含成分相似,保留的多酚类物质为没食子酸 (GA)及儿茶素(G),而30年代所生产的普洱茶至今仍含有较多的表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GGG)及一定量的茶没食子素。……在20年代、30、40年代的普洱茶中,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TR含量增加,但所有普饵茶中都不含有茶黄素(TF)。现代方式生产的普洱茶所具有的品质特点与"老普洱茶"也极相似。"年份"与“品质”的关系不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出来的。声称可以"鉴别"普洱茶的年份,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普洱茶用眼睛一看就知道,这种人除了自欺欺人之外,没有别的解释。
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提高普洱茶质量
目前市场出现的假冒伪劣普洱茶有如下一些:
1、破烂不堪的陈旧包装纸:外包装纸有明显的污渍,破损或虫蛀现象,用以表明年代久远。
2、仿制各种过时的商标、图案:在市场上有专门生产厂家按照顾客指定的各种商标、图案生产包装纸,历史上的 "宋聘号"、“同庆号”……都可以仿制。
3、人为伪造"陈化"的种种痕迹:青饼在表面硒水后,放在太阳下曝晒,使表面发红;或堆放在湿度很高的地方让其发霉,再略加处理,形成表面灰白色;紧压茶形状不规则、不端正、缺边少角或过分疏松。
4、杜撰各种茶的历史,编造年份,达到抬高价格的目的。
把这些假冒伪劣的"面具"撕开,让它的面目公开于世,让它无立足之地。同时我们的生产企业应该努力提高普洱茶的产品质量,通过名优普洱茶的质量评比等活动把真正优质的普洱茶产品推荐给广大消费者,让优质普洱茶,品质正常的普洱茶占领市场,让广大消费者喝到真正的普洱茶,让普洱茶市场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普洱茶是云南省传统的特色历史名茶,生产工艺及产品特征具有特殊性。由于普饵茶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云南省茶业协会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起草了普洱茶地方标准,并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备案,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尉批准实施。本标准从二00三年一月实施以来,得到了许多生产企业的采用,对提高普洱茶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要让消费者了解"标准",让他们参与监督,还必须加强"标准"的宣传。对生产企业要积极推荐使用"标准",必须充分发挥 "标准"的作用,提高普洱茶产品质量,规范普洱茶市场。使生产企业有法可依,使广大消费者购买到合格的普洱茶产品。
五、打响 "普洱茶"品牌,促进云南茶业产业的发展
普洱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发扬光大,物尽其用。对生产规模较大,产品质量稳定的生产企业,政府应该加以扶持,帮助他们创立普洱茶的品牌。
对普洱茶的质量、普洱茶的价格应该定位在大众消费的水平上,使其形成一个稳定的消费群体。
把 "普洱茶"作为云南茶叶的品牌来打造,通过 “品牌”树立云南茶叶的形象,提高云南茶的经挤效益,扩大云南茶的市场,促进云南茶业产业的发展。
设立"云南普洱茶品质鉴定委员会",建议由云南省茶业协会从云南当地长期生产、经营、检验普洱茶,丰富的实践经验,长期的工作经历,对普洱茶的品质特征及形成条件、演变状况等比较熟悉,而且能不为假象所迷惑,不被金钱所诱惑,不为时尚及权势所左右的高手或专家中挑选数人组成。在工作中赋予一定的权限及职责,并由我们向国内外有关业界宣传及推广该委员会的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的权威性,促进普洱茶品质正常化的顺利进行。(完)
关键词:建议发展健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