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甘与理想希望
发布时间 2012-04-24 浏览 8906 次

  

这个被等待的人名叫戈多,就是著名戏剧《等待戈多》的主人公。无论文艺评论家们如何解读,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这出荒诞到极点的戏总是赋予人们太多的想象。

天晓得戈多是谁,象征着什么,代表了何物,关键之处是流浪汉在等待。流浪汉等待戈多到来,我们等待明天会有好运降临,饮茶者企盼着茶苦之后的“回甜”。

   或许是戈多让我们知道,茶之甘的到来也需要等待,需要品味,需要想象。我们都在等待和企盼着甜美。土行孙面向的“前”,正是我们的“以后”。“以后”是人类的未来,值得等待与企盼。

希望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人们通常把希望看作未来的召唤。

   希望与幻想都越出了现实而立足于未来,但希望不同于幻想,希望是心灵的光亮,幻想则把希望演变成想入非非,所以容易破灭的不是希望而是幻想。

  

明人徐渭《徐文长秘集》中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品茗图景:“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流白云,绿藓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

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多数人将其理解成品茶的环境或氛围,固然也不错,我们却万万不能忽略渗透于其中的人生理解——品茗何以至此?

   我们经历了纷繁忙乱方知清静之妙,饱尝了尘世困扰方知超脱之逸,领教了闹市喧哗方知素雅之美。没有时间的沉淀,过程的积累和阅历的叠加,环境与氛围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就成了一种纯然用于参观的摆设。

   当希望是一种美妙理想时可能更具精神动力,即使未见得最终实现,而当希望是一种明确目标时,寄予其中的企盼与等待会外化为实际的努力。

   茶之甘的淡雅算不得辉煌的目标,期盼茶之甘,要拥有一份真正的平常之心。比蜜甜,作为理想,固然不错,却是高不可及的,对饮茶者来说,品味苦涩之后的回甜,就是对生活不抱有过高的幻想,也从不放弃灼灼的希望。

  

其实,日常生活很平淡,就像日月星辰的周而复始一样,生活也在轮回中演绎着同样的内容——“一代人过去了,另一代人则继往开来;大地永远存在……太阳照样

升起,太阳落山,又匆忙赶到它升起的地方……风吹向南方,又转向北方;它不断旋转,风又按照它的环路转了回来……千条江河归大海,大海仍然填不满;从江河

流出之时起,它们又回到原处。”(《圣经?传道书》)然而,正是这种琐碎、重复甚至无聊的平淡却包蕴着美,寄托着人类的希望。

   所有这些,如常而意味隽永,平淡却甘美回甜。一如茶之甘,不事张扬,无须张扬,大美无形,大音希声。由此寄托了饮茶者的无限希望。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