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之坦洋工夫的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 2013-02-07 浏览 6169 次
易。由于福安水路可通达广州,茶叶运销对路远销有利。头脑灵活的坦洋人,审时度势,纷纷改开荒种茶为试制新茶,做起茶行的生意。他们以“坦洋菜茶”为原料,细制桂香茶,打开国内外市场。清咸丰元年(1851年),建宁茶客来坦洋购茶,将红茶制作(自然萎凋、手工揉捻、室内发酵、炭火烘焙)从崇安传入坦洋,以坦洋菜茶鲜味做原料生产出来工夫红茶,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当地又称乌茶),内质香味清香甜和,汤色鲜红呈金边,叶底红匀光亮。坦洋村人胡福四(又名胡进四)创办的万兴隆茶庄最早茶标“坦洋工夫”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余个国家与地区,年创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在掀开坦洋茶叶历史新篇章的同时,也开创一段闽红的传奇,树立了“坦洋工夫”茶史的丰碑。

坦洋工夫前世今生  


茶艺团表演坦洋工夫茶艺

一、序言

  一个世纪前,一个威慑世界的百年红茶老字号———“坦洋工夫”,以高贵品质征服英伦三岛,与贵州茅台酒同夺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跻身国际名茶之列。但后来,它却盛极而衰,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和难解的遗憾。

  一个世纪后,在政府的扶持下,“坦洋工夫”重新绽放生机,借助海西建设和即将开幕的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博会东风,复兴的浪潮,已经挟着雷霆之势席卷而来。

  这期间,起起落落的世纪故事,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传奇,现在就让我们泡一壶浓浓的“坦洋工夫”,在清鲜甘甜的茶香中,听福安茶人们讲述坦洋工夫的前世今生。

二、享誉百年 曾经的英国王室特供茶

  福安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之乡,是全国第二大茶叶主产市(县)、最大的绿茶花茶主产区和红茶原产地。但说起当地的茶叶品牌,福安人必称“坦洋工夫”。“坦洋工夫”的辉煌历史,是所有福安茶人心中的骄傲和光荣,也是梦想的起源。

  1851年,“坦洋工夫”在坦洋村试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倍受西方市场的青睐。此后,大批商贾慕名而来,入山求市,著名茶行相继崛起,一时声名远播,驰名中外。18世纪,红茶在英国流行,“坦洋工夫”以其高贵品质征服英伦三岛,成为英国皇室的专用茶叶


运往英国的船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国酒贵州茅台同时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成为当时欧洲的流行饮品,跻身国际名茶品牌之列,畅销20几个国家。

  最辉煌的时候,“坦洋工夫”每年制干茶两万多箱,茶叶收购的范围方圆几百公里。当时,从国外写来的信件,无须冠以省、府、县之名,只要直书“中国坦洋”,便可准确无误地抵达收信人手中,其名声甚至盖过“中国福建”。

  但是,从民国二十三年起,“坦洋工夫”却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陷入沉寂。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积极扶持茶区生产,“坦洋工夫”产量一度创出历史最高水平,可惜好景不长。70年代,绿茶开始受到大众的热情追捧,坦洋茶区由“红”改“绿”,仅在坦洋和邻近的几个村保留生产少量工夫红茶出口,年产仅100吨。

  这一改便是30多年。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