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之坦洋工夫的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 2013-02-07 浏览 6167 次

“坦洋工夫”的创制始末  

至明清,福安曾隶属于福宁州,州治设霞浦,下辖福安、宁德两县,故州号福宁州。“(茶)福宁州有出”,这是明成化进士、翰林院编修、江西提学佥事、莆田黄潜所编的《八闽通志》中简略的记载。明代谢肇制《长溪琐语》载“环长溪百里诸山,皆产茗”。可见,明代的长溪一带茶树栽培已十分普遍了。但是,当时茶叶生产主要还是自产自用。

  十七世纪初,茶叶的饮用开始在欧洲流行。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以后,英国和欧美各国纷纷与我国进行茶叶贸易。英国人捷足先登,于1644年将福建茶叶运到英国,并引起了英国人对茶叶的普遍嗜好。英国政府为了保证国内有一定量茶叶库存,便令东印度公司在厦门设立商务处,组织以福建为主的茶叶运回英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海禁开放后,茶叶输出逐渐增多,促进各地开荒种茶,茶叶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遍瑜香船,嗣后口岸决定于广州”,同时还规定茶叶出口只能茶商行代办,禁止民间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