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澍<<咏安化茶>>赏析
发布时间 2013-03-19 浏览 6544 次

(二)

芙蓉插霞标,香炉渺云阙.自我来京华,久与此山别.尚忆茶始犁,时维六七月.山民历悬崖,挥汗走蹩僻.培根阅冬初,摘叶及春发.冻雷一夜鸣,蓓蕾颖欲脱.是名雨前香,香气弥勃勃.毛尖如鹤毳,挨尘尖雀舌.黄茶号晚出,味厚亦非劣.方其摘取时,临筐偏山岜.晨穿苦雾深,晚焙新火烈.茶成与商人,粗者留自啜.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我本山中人,言之遂凄切.

第二首:进入正题,自来京师,就长久的跟故乡山水离别了,喝着家乡的茶,不禁想起关于此茶的种种,山民历尽艰辛培育好茶,有所谓雨前香者,这种茶香气勃勃,应该是早出的绿茶。还有一种黄茶(可能就是后来的黑茶),比较晚出,滋味浓厚。有这么好的茶,可茶农依旧困苦,早起摘茶,雾浓遮眼十分不便,晚上烹制,烈火难耐。茶农辛苦操劳,好茶却要卖给商人补贴家用,种茶人喝的确是最差的茶。“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此言深痛惊心!

(三)

宁吃安化草,不吃新化好.宋时有此语,至今犹能道.斯由地气殊,匪藉人工巧.迩来地利尽,所产日以少.变化及荃茅,夹杂或荼蓼.遂令东家施,貌作西邻姣.时俗但鹜名,泯易初终保.臭味慎差池,我谓茶犹小.

第三首:安化茶宋时就名闻天下,这是由安化特殊地理条件所决定的。近年来地利开发日蹙,茶的产量有所下降,有的人竟然夹杂次茶,冒充好茶,一般人只知道寻名而来,而不知茶的好坏。茶的好坏是小事,民风不淳却让人感伤啊!

(四)

茶品喜轻新,安茶独严冷.古光郁深黑,入囗殊生梗.有如吸黯戆,大似宽饶猛.俗子诩茶经,略置不加省.岂知劲直姿,其切罕与等.气能盐卤澄,力足回邪屏.所以西北部,嗜之逾珍鼎.性命系此物,有欲不敢逞.我闻虞夏时,三帮列荆境.包匦旅菁茅,厥贡名即茗.著号材所长,自昔切已迥.历久用弥彰,阆然思尚耿.因之君子交,味淡情斯永.

第四首:一般人论茶喜欢新茶,却不知安化黑茶的厚重醇深。“岂知劲直姿,其切罕与等.气能盐卤澄,力足回邪屏.所以西北部,嗜之逾珍鼎.性命系此物,有欲不敢逞.”这几句非常重要,安化茶不同流俗,有劲直之姿,此种品格是其他的茶所不有的。并且能解盐卤之毒,护身养体,特别是西北地区的人民爱它甚过珍宝,小小安化黑茶,实为性命之所系,如此好茶,才足以拿来与好友诸君子共赏,聊见襟怀!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