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义兴藏茶有限公司董事长、商人代表郭承义拿藏茶举了个例子。“藏茶是一种边销茶,它包含近500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机化合物,无机物也相当丰富,包括磷、钾、镁、硒等不少于15种矿物质。藏茶中含有丰富的茶色素、茶多酚、茶甘宁、咖啡碱、氨基酸以及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正是有了如此之多的微量元素,让藏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成为“三高”、动脉硬化等症状的一大克星。有需要就有市场,所以内销顺应潮流,得到了大众的喜爱。”
而随着人们对边销茶的认识,再加上科技进步的推动,茶叶在加工方面也逐步改进,对茶叶本身的饮用方式做了改善和调整,更为市场的延展铺开了路。
“再者,边销茶更方便储存和运输,对原料的需求也满足了茶农的需要,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采茶、加工的附加值,也扩大了整个消费市场。”陈书谦笑着说,实际上随着大市场大流通的特点,边销茶已经不存在“边销”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边”的这个界限。
喝茶又做茶
边销茶内销带来的另一大变化,就是将“做茶的不喝茶、喝茶的不做茶”的规矩打破了,“一方面生产边销茶的内地群众开始喝边销茶,另一方面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也开始到内地做茶。”陈书谦说。
正如他所言,在四川,原来人们是不喝边销茶的,但近几年这里的人也喝起来。郭承义笑着说,他们公司生产的茶叶就有一部分供给给当地市场,他自己也是既喝茶又做茶,当地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在悄悄地响应着内销的路子。
加央罗点也在这内销的浪潮中分了一杯羹。“2000年以后,我们开始到内地来投资。在这之前,我们是西藏的经销商,主要是卖藏茶的。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我的父亲索性到雅安建茶厂,自己开始掌控茶叶的生产。”而这一举动也恰恰打破了“喝茶的不做茶”的格局,成了少数民族到内地做茶的一个典范。
加央罗点介绍,目前他们经营的西藏朗赛经贸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茶叶主要还是销往西藏,但是已经有部分产品流入内地市场。“我们的产品开始销往广东等沿海地区。我们想把内销市场做起来,主要原因是内销市场的产品品质高、售价高,相对来说利润也高。这就与边销市场形成互补,内销经营所得利润维持企业的生存发展,边销的茶叶则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这对企业经营来说是一个良性循环,让产能得到很好的平衡。”
提高技术水平
边销茶在逐渐模糊“边”概念,向都市市场开拓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机遇和挑战。
加央罗点介绍,企业在建立之初,经历了资金不足、地方保护等很多问题,他认为当地政府部门管理以及政策引导很关键。陈书谦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目前茶行业管理部门较多,且部门之间协调不足,这对于企业的监管都会造成阻碍。“希望国家部门能进一步规划管理,促进茶叶行业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内销市场整体发展不错,但仍需要在工业化和标准化方面继续加强。茶叶生产企业还是属于农产品的加工企业,因而还是应当提高工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进而开拓全国市场,促进消费发展。”
郭承义认为企业也要通过技术改革来提高产品的品质。“我们针对内地市场,开发出了新型的高档内销藏茶(冲泡型)系列产品,例如‘藏家宝·藏茶’和‘秘藏·藏茶’等,在保留藏茶所固有的汤色、味道和养分同时,茶形也有明显提高。我们还刚刚拿到新品开发的专利证书,希望新产品能尽快与消费者见面。”郭承义欣喜地表示,希望在技术的支持下,慢慢打开全国内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