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质量关的同时,安吉全力挖掘白茶的文化底蕴
宋徽宗赵佶精于茶道,在其专著《大观茶论》中曾写到了白茶:“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能致。”“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在璞,无与伦比也。”“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高贵的出身”,还必须对品牌进行系统的营销。县里成立了白茶开发推介领导小组,组织茶农参加各种名茶的评选。2001年,安吉首次举办白茶节。2002年4月18日,从安吉白茶王上采摘的100克野生白茶在上海拍得4.05万元的价格,2004年4月,安吉白茶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同年4月18日,在上海豫园商城举行的安吉白茶拍卖会上,50克安吉白茶极品拍出了5万元高价——这是当时国内绿茶拍出的最高价。
默默无闻的白茶,终于展露峥嵘:2007年安吉白茶被农业部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2008年安吉白茶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浙江首个农产品被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截至目前,安吉白茶先后获得400多项国内外大奖。2010年,安吉白茶让安吉农民人均增收2742元。
记者感言: 特色产品作为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要转化成经济优势光靠扩大种植面积、形成一定规模还远远不够。有了特色的东西,并不等于就可以乐呵呵等着天上掉票子。不能和市场有效对接,不管产品的特色多浓郁,想使荷包鼓起来,难!正确的方法呢?催化特色产品成为知名品牌。创出了名牌,便实现了产品与市场的对接,最终也就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呵护品牌:萝卜快了更要洗泥
创出了品牌,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创牌难,保住品牌更难。在打造品牌的同时,安吉人始终不忘呵护品牌。一亩白茶的收益,是其他绿茶的2—3倍。白茶的效益引得众多农民跃跃欲试。政府适时做出规定:不以面积论英雄,不盲目扩张,全县将白茶面积严格控制在10万亩之内。
一系列配套措施随之出台:不允许毁林种茶;不允许挤占基本耕地种茶;不适合白茶生长的区域一律不许种茶……一位村支书的侄子,趁着夜色偷偷毁林种了半亩白茶,有关部门闻讯火速出击,毁林者受到了严肃处理。推出“母子商标”管理体系:安吉工商局在让广大白茶农户共享“安吉白茶”品牌效应的同时,积极培育子商标,鼓励白茶经营者打响自主品牌,突出白茶企业“个性”化。所有使用“安吉白茶”这一品牌的必须是安吉白茶协会的会员,安吉白茶包装统一,对没有自己品牌的中小茶农,通过组织引导他们加入专业的合作社,统一使用合作社商标。合作社对每个社员茶园进行分区编号管理,使市场上每盒安吉白茶都能追溯到单一生产者。
这种品牌的个性化,逼迫每个茶农不得不去重视茶叶的品质。在大观茶业合作社,凡是入社茶农必须遵守一整套茶树栽培标准。翻开厚厚一沓“种植规程”,一亩地该种多少棵茶树、施肥深度精确到几厘米、杀虫该用怎样的生物农药……合作社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这一创新模式,还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农户共用安吉白茶品牌造成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的发生。潘元清是递铺镇银湾村的种茶大户,他为自己的茶园注册了“龙王山”子商标,为了防止茶园被邻近茶园污染,他在自己的茶园四周栽种桂树形成隔离带,将茶园分成若干区域逐一编号,每一区域何时采茶、采了多少、何时炒茶、炒了多少、卖往何处都一一记录。这一做法,使他的“龙王山”牌茶声名远播。同样是白茶,他的“龙王山”比别家要价高出一倍还供不应求。
据安吉县工商局统计,全县除“安吉白茶”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外,已注册个性化白茶类商标82件,尚有146件已申报受理。“母子商标”管理模式推出后,白茶亩效益增加3000—5000元。安吉白茶实行质量追溯体系的做法,得到了国家农业部的认可,去年农业部做出决定:将安吉作为全国首个茶叶质量追溯体系示范试点县。有关专家认为:安吉白茶质量追溯体系为全国其它农产品品牌加强质量管理提供了示范和借鉴,对提升中国农产品品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安吉白茶真正“红”起来了!
记者感言: 产品没有特色,形不成品牌,要想行销市场,只能是一句空话。可以这么说:急功近利,毁掉的不仅是产品的特色,也毁掉了你的财路。此外,商品流通的实践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规律:创出品牌并非一劳永逸,特色也有个扬弃的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自然壁垒被突破,原先你享有的优势,可能逐渐弱化。情况已发生了变化,可你仍故步自封,那没办法,只能眼看着大把大把的钞票溜掉了。(《人民日报》 王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