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天价茶叶拍卖,更多的是企业出于博人眼球、推广品牌的需要,这对企业来说是好的推广手段,但对行业发展并不利。”孙传成说。这次拍卖设置了限高价,这对茶农、企业、行业都有益。此外,茶叶经过原料把关、层层筛选、国家茶叶检测中心检验、国家级茶叶专家感官评审,能确保拍品的质量。
3.实行“茶拍”模式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茶叶销售今后是否都会走上拍卖这条路?在孙传成看来,拍卖内销茶更多的是为了造势,通过拍卖这一交易模式的摸索,以期指导出口价格,才是真正的目的。
就以浙江而言,2012年全年出口茶叶15.4万吨,其中绿茶14.91万吨,绿茶的出口价格仅为3美元/公斤左右,以6.2的汇率折算,1斤不过近10元人民币,这一价格甚至比肯尼亚出产的茶叶出口价低20%,比斯里兰卡出产的茶叶出口价低60%。可事实上谁都知道浙江的绿茶品质,巨大的价格差距让人难以理解。
“这与恶性竞争不无关系。”一业内人士向记者举例,外商来中国采购茶叶,假设第一家企业开价3.5美元/公斤,第二家企业给出3.4美元/公斤,一些外商就会不断压价,最终成交价或许就会降到2.5美元/公斤。低价竞争的严重后果就是品质难以保障、行业声誉下降。
“因此,拍卖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行业‘保价’护航。然而,现场拍卖这一形式仍有不少限制,例如产销双方同到现场是否经济?如果用在贸易上,现场钱货两清这一要求是否可以达成?这些问题都需要探索。”孙传成说。
此外,出口政策争取的过程也任重道远。孙传成列举了自己的几种设想:未来,经过拍卖交易平台的出口茶叶是否可走绿色通道?是否可以因此而免检?经过平台拍卖的茶叶,放在仓库里,是否可以凭此向银行抵押?
答案仍是未知数。但是拍卖,无疑是未来茶叶买卖的主要交易方式之一。记者也了解到,在俄罗斯,消费的茶叶95%购自茶叶拍卖会,而印度曾在一段时间内放弃了拍卖模式,结果却因销售价格大幅下跌,不得不再次实行拍卖。
4.今春迹象能“逼”出茶市新局面吗?
今年春茶拍卖价格的大幅下跌,是不是代表茶市低迷了?并非如此!
茶产业并非只有名优茶一块。有业内人士表示,历年来西湖龙井春茶的身价可以说是只涨不跌、一路走高,这并不正常。今春的现象不仅有利于价格回归理性,同时也能“逼”出茶产业的新能量。茶企可以将目光放得更远,实现茶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撬动茶叶深加工这一能量巨大的新领域。
记者也发现,茶叶深加工产业这一黑马正在不断崛起。除了推出相关食品外,茶叶还与纺织业等开始接轨。在厦门,有企业甚至推出了茶叶纸尿片。日本的电机公司也将茶消臭剂和抗菌剂应用到空调器上。
不少业内人士都肯定茶叶深加工市场的前景。就拿日本来说,虽然其茶叶总产量不到中国的1/15,其总产值却是中国的好几倍,这一功劳不得不归于那40%被用作深加工的茶叶原料。中国的茶叶深加工利用率仅6%左右,这是行业的潜力所在。
这次西湖龙井拍卖价的下跌是否也会“逼”茶企走向深加工?杭州茗宝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扬说:“茶价下跌或许会促使部分茶企考虑转型,其中,拓展深加工就是转型方向。但这条路是否行得通,企业仍需根据自身情况衡量,慎重行动。嵊州市曾有一家茶叶公司考虑过深加工,但迟迟没能做起来,原因在于技术、投入瓶颈。”
“倘若整个茶叶行业的价格都往下降,那么,对深加工产业无疑会有影响。”浙江省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亚平说。
虽然西湖龙井的茶园面积有限,目前体现的价格下跌不足以影响整个茶叶行业的价格,但仍有一种新能量值得关注。马亚平说:“新的茶叶品种或被加工出来。九曲红梅就是个好例子。当西湖龙井的利润逐渐降低并透明,茶企可以关注更多的新品种,从而适合不同的消费者。但这前提是,茶企一定要有信心,并更加努力。”
作者:张恩 稿件来源: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