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红茶,何必“满堂红”
发布时间 2013-07-26 浏览 6345 次
和推广适宜生产红茶的茶树品种,形成优质特色的产区。

  好功夫出好茶

  红茶绿茶都用茶叶制作而成,所以严格说起来,红茶与其说是茶的品种,还不如说是一种茶叶加工工艺。这也是红茶分类中,浙产红茶名为功夫红茶的含义所在。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因此红茶的生产比绿茶复杂,工艺要求高。

  “经过短短几年发展,浙产红茶品质有了很大提高,说明潜力很大。”孙传成表示,但是如果放在国内市场上比较,我省红茶品质还有待提升。根据调查显示,有的汤色过暗,浑浊;有的香气不足,有的回味浓涩,约有一半的红茶在色、香、味、形等方面存在不足。

  “大部分企业都是生产红茶不久,生产规模小,对优质红茶认识粗浅,标准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龚淑英说,目前浙产红茶生产品种单一,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加工工艺缺乏创新,还处于模仿其他品牌为主,红茶品质特征不明显。

  “目前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利于红茶发展。”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陆德彪说,红茶对企业的生产规模、加工设备和工艺水平要求都比绿茶高,需要有实力的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通过品种筛选、工艺创新提升红茶品质。

  不必一味高端

  与上次浙江红茶以中低端红茶为主不同,这次恢复的浙产红茶大都是高档红茶,而且外观和口感与时下最为流行的“金骏眉”相似,每斤价格也高达千元以上。就在近日浙产红茶首拍会上,一些红茶还拍出了超过万元每斤的高价。但是,目前市场上能叫得出名的浙产红茶品牌不多,仅有为数不多几个高档品牌支撑,没能形成高、中、低均匀分布的形态。

  作为传统的绿茶优势产区,需要从提高夏秋茶利用的角度出发,研发代表我省特色,适合消费者需求的红茶新产品。省茶叶产业协会秘书长胡迪钧建议,在现有茶树品种、加工技艺和生产条件情况下,茶叶企业更应该注重中低端红茶的开发。

  事实上,我省一些坚持开发一些中低端茶的企业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磐安大伟茶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尤其今年政府缩减开支,市场团购业务减少的情况下,仍取得稳定的业绩。

  杭州资深茶友,恒庐清茶馆创办人姚琼也认同胡秘书长的观点。“当前红茶都往高端走,跟风金骏眉,有市场炒作的迹象,未必是长久之计。”她认为,传统来看,市场普遍接受的红茶也大都是中低端的,即使赫赫有名的滇红、祁红也不例外,在高端绿茶价格都在理性回归的当下,红茶定位好市场显得尤其重要。

  红茶盲目高端化还可能影响我省原本优势的绿茶产业。“一些原本没有发展过红茶,缺少经验的地方也发展红茶了,少数企业甚至把精力和资金倾向了发展红茶。”刁学刚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这与整个产业导向不一致,可能会冲击原本好的绿茶产业,使优势产品竞争力下降。

  做好红茶产业,全省各地茶叶专家有了相对一致的意见,今后我省茶产业发展需要坚持以绿茶为主,根据因地制宜、市场导向、资源利用、效益优先的原则稳步、适度发展红茶产业,避免一哄而上。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