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到场喝茶的人都能当评委,不论是茶人还是游客,都能以大众评委的身份打分。”韩锦清则认为,斗茶赛越办越旺盛的重要原因是制定了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
茶农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从收到的茶样数量中充分体现,第一年只收到100多个茶样,去年493个,今年猛蹿至669个。这一方面表明了村民对斗茶赛的认可和期许,另一方面也标志着天心村茶叶品质和产量的飞跃。
斗茶赛带来的好处
标准化的斗茶赛,也给茶农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据不完全统计,本次斗茶赛给武夷山旅游、茶两大产业带来效益5000多万元。
去年,水仙状元获奖者从比赛现场一回到家,就有客商到他家高价买了10斤茶叶。今年的大红袍状元获得者“武夷山市北岩茶厂”厂长吴宗燕告诉记者,“获奖后咨询问价的电话明显增多。”
“对茶农来说,没获奖也就去个3斤茶叶,却起到学习制茶技术和宣传品牌的作用。”茶农陈仅武说。陈仅武原是天心村名不见经传的茶农,2010年获得水仙状元后声名鹊起,家里的茶叶就好卖起来,这让他做好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持续开展的斗茶赛,让越来越多原先无客户的茶农有了买家,每年都有10%到20%原先无客户的茶农实现“零客户”的突破。直接与茶农联系、到茶农家买茶的茶人更是让许多茶农尝到“买主上门”的好处。
现在的天心村,已成为武夷山“第一黄金村”。在这里,新建的茶厂一家接一家,家家都添置了新设备,村民户均年收入超过50万元,最高的可达千万元。
“今年,牛栏坑肉桂卖到6000元至8000元一斤。”一个村民笑着说,“我们正在用一片岩茶的叶子来招睐‘黄金’。”
编后
赛后给些奖励以示鼓励,武夷山市领导受邀来为获奖茶农颁个奖,这些都能表明天心村斗茶赛虽然政府没有参与,但其却起着明显引导作用。武夷山市希望更多的乡镇村通过举办这样的赛事,在提升各自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
金文莲 王怡然 李嘉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