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不断演变的茶品
发布时间 2013-10-11 浏览 6714 次
还出现了假冒普洱茶的茶品。

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茶叶分类体系和茶学科学体系的建立,普洱茶的界定日愈明晰。上世纪70、80年代随着普洱茶加工技术改进和创新,普洱茶品质的演变产生了很大飞跃,因而关于普洱茶归属确定的表述亦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已在随后出版的茶学辞书上,均清楚地反映出了普洱茶的这种演变: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农业出版社,1988年):普洱茶“条形黑茶之一。普洱茶名目较多,有普洱散茶、普洱沱茶、园茶(七子饼茶)、紧茶、饼茶,普洱茶指的是普洱散茶。品质特点是条形肥壮,汤色橙黄,香味醇浓,带有特殊的陈香。他是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主,筛制成半成品后,经过潮水沤堆,促进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在湿热条件下转化,以形成其独特的品质。”

《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普洱茶是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采摘其鲜叶,经杀青后揉捻晒干的晒青茶(滇育)为原料,经过泼水堆积发酵(沤堆)的特殊工艺加工制成。普洱散茶外形条索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俗称猪肝色),滋味醇厚回甘,并具有独特的陈香。以普洱散茶为原料,蒸压加工成的紧压茶有:普洱沱茶、七子饼茶(园茶)、普洱茶砖等。”

《中国茶学大辞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历史上的普洱茶,泛指原思茅厂(今思茅地区、西双版纳自治州)生产的,集中于普洱府所在地(今普洱县)销售的,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制成的晒青毛茶,以及用其压制成的紧压茶。散茶条索肥壮、肥大完整,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或带有灰白色,紧压莱外形端正,匀整,松紧适度。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甘。”

前后仅10多年,各辞书所表述的普洱茶就有所不同,足以说明人们对普洱茶认识并非统一。尽管如此,各辞书所表述的普洱茶,其品质特征与历史上所描述的己大相径庭,皆已表明,按现在的认知普洱茶是一种“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或带有灰白色,带有特殊的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品。即按演变到今天的公认商品形式的普洱茶,无论是散茶或压制成各种形状的紧茶,都具有其固有的独特品质特征。

上述事实充分表明,今天的普洱茶是经长期不断演变而形成的,从其品质特征来看,与原初(和创)和历史上所称的普洱茶具明显区别,已非过去的普洱茶。而普洱茶品质的这种演变是有赖于过去的基础,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对茶叶变化的认识不断深化,消费的需求的变化以及制茶技术的改进密切相关。从反映历史和承认普洱茶品质演变的现实角度看,现市场上的被称作普洱茶的实际应当有二种以上的茶品,即原普洱茶普洱茶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